台灣流行音樂在華語地區絕對是佔有一席之地,但如何把科技、行銷、藝術、設計、文化等產業結合在一起,

成為袁永興老師所說的「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勢必是接下來流行音樂產業要思考的方向。

在台灣,產業的硬體設備上絕對是不輸給其他兩岸三地的國家,但別小看對岸的中國大陸,

它們除了硬體設備強而有力之外,在軟體方面也是蒸蒸日上。早已邁向一等一的科技技術。

不過回頭看看台灣到底還缺了哪些?

事實上,在台灣雖然擁有強大的硬體設備,但對於軟體及人才上卻是相當缺乏的。

 

 

外國唱片公司行銷自己的音樂

在國外唱片公司會用盡各種方法來行銷自家歌手,除了舉辦實體演唱會之外,

也會注意時下年輕人的需求及渴望會發生在身邊的事,被稱之為:夢想行銷。

舉例說明

MasterCard的口號「無價的驚喜」,所以公司把Pharrell Williams放到了歌迷的工作環境當中,

讓歌迷突然驚覺自己喜愛的歌手就在身旁。

pw  

Justin Timberlake曾經在專輯發行前邀請了自己的歌迷到棚內進行MV拍攝,

這些歌迷原以為只是單純的拍攝錄音,

沒想到就在副歌時Justin Timerlake突然出現在歌迷旁!對於歌迷而言,

這真的是非常大的驚喜與喜悅,同時也是唱片公司能夠在行銷上更大加分的效果!

JT  

同樣的例子也曾出現在Mariah Carey身上,她曾在2013年的新歌試聽會上,

嘗試待在KTV旁的小房間,讓歌迷以為只是單純聽到伴唱帶的聲音,之後走出來也是讓歌迷又驚又喜。

諸如此類的行銷方式在國外相當常見,

它們利用了心理學上消費者的心理模式,而有這樣的安排與巧妙設計。

MC  

娜娜記得在前陣子Maroon5的新歌SugarMV也利用了這類手法

 

相叫於台灣的環境

台灣唱片公司行銷手法稍顯微弱,類似這樣的行銷手法好像就比較少見,

不過最近看到「信」發行新專輯推出後有個很特別的活動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挑戰信大募集」的公開下戰帖挑戰,

總之就是要你寫下信最不可能會做的事情!

這樣的行銷手法我覺得很有突破,

不再只是單純讓歌手以簽唱方式、傳統電台、電視訪問進行宣傳。

 

 

當科技遇上流行產業

如何讓科技滲入流行音樂當中,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演唱會!

幸好接下來袁老師介紹的都跟我想的沒有差很遠。(鬆口氣)

在國外有一項產品「MYO armband」,它是一種穿戴式的裝置,透過肌肉運動知覺操控舞台上的LED裝置及特效。

類似的科技工程也包含了OculusRift VR,利用科技的裝置來操控虛擬實境的鍵盤而創作音樂,

其實這類型就好比在大型音樂季或是DJ舞台上等,運用這樣的科技讓舞台上有更多豐富且多變的效果。

除了在戶外,其實棚內的舞台設計也能有一番科技結合表演的手法!

2015年央視晚春的節目中,李宇春那段投影互動技術實在是太令人欽佩!

透過雷射投影、體感互動、全息投影,讓觀眾同時看見好幾個李宇春人像。

當然類似的科技技術也曾經出現在2013Arashi NHK紅白表演中。

李宇春  

 

這樣的技術在2015年阿姆斯特丹的啤酒節舞台及同年的超級盃Katy Perry-Firework也運用了科技在舞台上結合演出,

讓現場看到的不單只是演唱而是一場SHOW。

此外現在的演唱會也不再只是一場聽歌會,科技技術讓歌手們在舞台上除了展現歌喉外,

也讓整場演唱會更邁向一場世紀表演。

KP  



時尚跟音樂相結合

當科技技術運用在行銷音樂上,這樣的效益也曾出現在2014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當中,

運用LED地板背板、背景科技技術,在每位模特的走秀中穿插歌手演唱,

讓整場活動不再只是一場平凡的走秀,而是時尚結合音樂行銷概念,透過歌手站台,讓整場走秀又更豐富了。

AG  

 

總之那天聽完整場演講之後,

娜娜非常期待未來台灣兩大演唱會製作團隊必應創造及巨砲娛樂可以邁向高科技舞台技術加上歌手演出。(跪求啦!!!)

 

 

演講主題:流行音樂的夢想行銷與科技行銷

主講人:袁永興 老師

心得文:娜娜不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一隻阿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